“落实落细引进和培育食品行业优秀人才相关政策,提高食品生产智能化、数字化水平……”作为自治区第十四届人大代表,这是广西轻工院公司团委书记、科技中心酒业研究所所长、广西酿酒协会副秘书长梁艳玲积极履职提交的书面意见建议。
从2014年研究生毕业入职广西轻工院,到如今的自治区人大代表,梁艳玲用不到10年时间淬炼成长为科研一线的先进代表,单薄的身板里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在食品科研一线刻苦专研攻关,把产学研成果项目化市场化、提升行业效益,是科技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梁艳玲,用行动践行了职责和使命。
“工作认真细致,不愧是科研骨干”
广西盛产水果,除了生鲜食用,还能有其他水果“升值”方案吗?作为广西食品领域的领军科研机构,为广西水果生产拓新路成为广西轻工院公司义不容辞的责任。2019年,轻工院下达了院立项目《广西特色果酒的研究与开发》,突破相关技术难点,深挖水果深加工路径,提升水果附加值和市场溢价。
产品研发的第一步,就是制定工艺路线的实施方案。“当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如何设计实施方案。”作为项目技术骨干的梁艳玲,谈起项目立项初期遇到的困难时如是说。
善于钻研的梁艳玲,没有被困难打倒。在屡次修改、补充、完善后,实施方案最终被领导认可,并迅速对微生物菌种的选择、发酵条件的优化、果酒风味的改善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形成了适用于对应原料的工艺路线。
工艺路线近10个环节,每个环节对最终产品的品质、口感都有影响。然而,最复杂、最关键的工艺环节则在微生物菌种的选择这一关。发酵微生物种类、接种量、发酵条件等各方面因素,都能严重影响产品口感。单桑葚酒研发这一项,就进行了10余种微生物菌种及10多组发酵条件的筛选,形成近60多个样品。
梁艳玲发挥大学所学微生物专业特长,不断比对、优化,最终确定了最佳的微生物菌种及发酵参数。桑葚酒作为《广西特色果酒的研究与开发》项目的子项目成功推进,为轻工院公司研究捻子、百香果等系列果酒提供了基础。“梁艳玲专业知识扎实,工作认真细致,不愧是科研骨干。”轻工院副总经理张蓥肯定地说。
在公司领导安排下,梁艳玲还参与了省级科研项目《大曲酒生产中废糟废水的综合利用研究与示范》《雄蚕蛾养生酒的研究与开发》《特色营养鲜果蔬汁新产品产业化》,市级科研项目《亚热带特色精酿啤酒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国际合作》《甘蔗发酵果醋饮料关键技术的研究》,以及自治区工信厅委托编制的《广西食品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广西粮油加工产业集群及产业链发展方案》等,超20个项目。期间,她独立承担酒类、饮料等食品新产品研发、关键技术难点突破及相关研究方案的制定和具体实施。作为主要发明人之一,她成功申请了5项发明专利,并在发表的8篇论文中,对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技术难点、解决措施等提出了独到见解,对行业发展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统筹能力强,可以带队搞科研”
浓香、酱香、米香、清香等,来自全国各地不同香型白酒在实验台一字排开,这是3月14日,笔者走进轻工院酿酒所新产品研发实验室看到的一幕。
“我们改良后的米香型白酒,口感柔顺且饮后不良反应小……”梁艳玲顺手拿起一瓶通过新工艺研制出的米香型白酒产品,从其口感、风味成分差异、工艺过程等多方面,向笔者介绍这款酒改良前后的不同,如数家珍。
《米香型白酒品质及饮用舒适度提升的关键技术研究》是2021年4月轻工院主持并与江南大学、桂林三花股份有限公司、桂林湘山酒业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自治区科技厅重大专项,旨在提高米香型白酒品质及饮后舒适性。
“小梁这几年参与了不同项目的实施,不仅有较高的业务技术水平,还有良好的统筹协调能力,所以就决定由她带队负责这个项目。”农垦集团总经理助理、轻工院院长程劲芝介绍道。
肩负公司领导的信任,梁艳玲全身心投入项目实施工作。然而,项目刚启动,一个个难题就接踵而至。
6个人的团队,平均年龄不到28岁,专门从事酒类方向研究工作的经验不足。怎么办?到酒厂里现场学。2021年4月,梁艳玲带队全员奔赴桂林全州的酒厂学习、了解工艺流程,同时开启了长达一年半的驻厂研究工作。
对生产工艺关键技术的研究,重难点主要集中在样品的采集和分析方面。2021年11月至12月,结合酒厂生产安排及酿造季节特点,梁艳玲和团队成员开展了连续批量定时采样工作。“当时正值寒冬,我们租住在酒厂旁边的民房里,每隔4个小时就要进厂采样,确实不容易。”团队成员朱宝生回想起深夜采样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他们持续45天冒着严寒深夜采样,总共采取样品400多个,为项目顺利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一年多来,梁艳玲带领团队已成功通过对发酵过程风味物质产生的控制及蒸馏创新工艺研究,降低了米香型白酒中标志缺陷物质的产生,提高了酒体的饮用舒适性。
同时,该团队充分利用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成功在轻工院建立起酒类检测分析平台和工艺关键技术研究平台。目前已有数家企业前来咨询,有意让轻工院为其提供检测服务和工艺技术研究服务。
此外,梁艳玲作为项目负责人,还带领团队顺利完成了《柿子酒及特色甜酒产品的开发与研究》《牛大力系列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等项目实施工作。以上项目的成功推进,为轻工院今后发展壮大积累了技术经验,尤其是部分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不断丰富了该院产品品类。
“善于学习总结,是个多面手”
随着业务发展需要,轻工院近几年招聘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部分毕业生刚走出校园,不太适应工作环境,有个别甚至出现工作纪律散漫、团队意识不强等现象,作为轻工院团委书记的梁艳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如何让新入职员工迅速地了解轻工院、融入轻工院、积极奋发努力呢?
辩论赛、演讲比赛、白酒品评学习会、劳动技能比赛、青年志愿者服务……“科研工作大多是枯燥乏味的,只要是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能强化团队意识、激发青年科技人员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的活动,我都想办法多开展。”梁艳玲说。
2020年8月,自治区党员教育中心面向企业抽调几个跟班学习人员。“她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分析,是个多面手……。”轻工院党委副书记文天国,说出了公司当时选派梁艳玲前往跟班学习的原因。
跟班学习7个月期间,梁艳玲参与起草了提高课题研究质量若干措施等党建课题研究管理工作,出色完成了全国党建研究会子课题研讨交流会和广西党建重点课题成果展示交流会等筹备工作,因工作努力认真,跟班结束后,被自治区党员教育中心评为优秀。
“对科技人员来说,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是指导科研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当被问及从事党务工作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时,梁艳玲如是回答。在她看来,一名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成就,与其党性修养水平密不可分。
用实干诠释青春担当,用激情书写奋斗华章。近几年来,梁艳玲频获嘉奖,2020年被评为广西优秀共青团干部,且多次被公司评为优秀团干、优秀志愿者、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管理者等荣誉称号。
(黄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