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问耕耘,不计收获,无论白天黑夜,严寒酷暑,只要农场公司管区内生产生活设施出现问题,他便迅速赶到现场,用最短的时间排除故障;他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干着最苦、最重、最累的活,只为保障职工群众正常用水用电。他就是源头农场公司“最美奋斗者”蒙桂华。
蒙桂华于2006年从生产一线调到源头农场综合管理办公室,负责水电管理工作。他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先后多次被本单位和平乐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06年至2019年连续13年在单位年度考核中获评为优秀。作为一名服务群众十余载的基层干部,蒙桂华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默默奉献,甘做“水卫士”
身材瘦小,皮肤黝黑,脸上常挂着朴实的笑容,这是蒙桂华给大家的第一印象。因其负责全农场公司六个生产单位、近3000人的水电供应以及果园喷灌设施日常维护,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蒙师傅”。
上班时,他奔波于各个生产队之间,工作量大,服务单位区域分散,早出晚归已经成为了他工作的常态,甚至经常牺牲周末休息时间下队抢修电力设备。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蒙桂华大部分时间都在户外作业,经常磕伤碰伤,每次他都是简单处理后又继续工作,从不主动向单位提及。
2016年9月的一天,蒙桂华像往常一样按时进行晨间打卡,但跟以往不同的是,他脚上缠着绷带,一瘸一拐,行动缓慢。经过询问,大家才知道他受伤的原委。2天前的晚上7点多钟,蒙桂华检修完线路刚踏进家门,他的电话便响个不停,打来电话的是农场综合办主任,称场部许多居民反映用水不正常,让他去查看一下。放下电话,他立马提上工具赶到抽水房,凭经验他断定是水泵出了故障。当时正值用水高峰期,如不尽快解决水泵问题,将影响场部片区近1000人的正常用水。经过2小时的奋力抢修,水泵最终恢复运转,居民供水问题得以解决。或许因为夜黑路滑,又或许是太过疲惫,蒙桂华回家途径一条三米深的水渠时,不慎跌落下去,随后他到附近医院治疗,被确诊为右下肢多处软组织损伤,后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认定为工伤。
挥汗如雨,当好“电保姆”
高温天气下高强度作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蒙桂华深有体会。
“每年一到夏天用电高峰,这线路就顶不住,经常需要维修。”5月初的一天,公司微信工作群里的一组图片引发了同事们的议论,图片中的蒙桂华正架着梯子改造配电线路。这天,室外温度达35摄氏度,大家在空调房里轻松愉快地工作,蒙桂华却接到三队队长的电话,称水泵不明原因“罢工”了。时值抗旱保苗的关键时期,一旦水泵出现故障,整个生产队500多人的生产生活用水将无法保障。蒙桂华立即行动,经排查,水泵没有问题,而是配电线路老化,不能支持大功率设备高负荷运转,他当机立断:“改线路!”几小时后,故障解除,一切恢复正常,而蒙桂华的脸被晒得通红,湿了又干的衣服上布满着薄薄的白色颗粒,那是汗水被蒸发后留下的痕迹……
服务群众,他是“贴心人”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把群众当成自家人,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是蒙桂华坚决恪守的为民情怀。
在源头农场社区,提起蒙桂华,职工群众无不竖起大拇指。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副“热心肠”,哪家的水管漏水,谁家的线路故障,找到蒙桂华帮忙时,他从来都是有求必应,乐于帮忙。
记得2018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同事小苏刚做好晚饭,家中保险丝突然闪起火星,不一会便窜起火苗,家里的灯一下全黑了。惊慌失措的小苏把火扑灭后有些犯难,爱人出差不在家,大晚上也不可能再到镇上找供电部门来维修,时下正值炎热夏天,缺了电,家里热得像蒸笼,这时,她想到了蒙桂华。接到电话求助后,蒙桂华几分钟时间便赶到小苏家里帮忙。小苏对电路不熟悉,蒙桂华就跑上跑下去购买适配材料,经过半小时抢修恢复了供电,让她感激不尽。
“蒙师傅辛苦了”,这是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对蒙桂华说得最多的话。“不客气,都是应该做的。”他总是这样笑着回应。
由于工作性质不同,基本上我们很少能在办公室看到蒙桂华,他不是在抢修现场,就是在赶往抢修的路上……人生的道路有千万条,他选择了那一条叫“奋斗”的路。
奋斗之路没有止境,蒙桂华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