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指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当前,随着这一改革的深入推进,相关改革方案正在逐步落实,做好保密工作,维护党和国家秘密安全,对于确保机构改革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做好保密工作是机构改革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次机构改革任务艰巨复杂,涉及党的机构、政府机构、武装力量和社会团体,是一次全覆盖、全方位的机构改革。改革过程中因机构调整、人员变动,必然涉及国家秘密的流转、新的国家秘密产生、不同行业领域国家秘密的梳理整合,以及相关国家秘密载体的依法处理和保护等。因此,做好保密工作是落实机构改革决策部署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做好机构改革过程中的保密工作,关键是要与中央步调一致,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关于深化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上来,要与本地区本部门机构改革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教育、督促广大党员干部严守党和国家秘密,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规定,严格执行保密纪律,把工作做到保密管理的整个链条、各个环节,严防泄密事件发生,确保党和国家秘密安全。
聚焦机构改革过程中保密工作的重要关键问题。这次机构改革涉及范围之广、调整程度之深、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对保密工作有重要深远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做好保密工作既需要及时解决一些政策制度层面的问题,如有关保密事项范围的制定、修订,更需要机关、单位高度重视抓好保密管理的重要关键问题。比如,信息发布保密审查问题。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对外发布涉及机构改革的信息,必须认真履行保密审查职责,防止国家秘密失控、泄露,同时,要切实做好机构改革涉密事项的定密、解密工作。还比如,涉密人员管理问题。机构改革过程中,人员流动较大,要注重抓好涉密人员类别调整以及离岗离职脱密期管理等工作。对机构改革涉及的部门,要建立或者及时调整完善涉密人员管理制度,保证对涉密人员的有效、持续管理。再比如,涉密载体和网络、设备管理问题。要按照有关保密规定,加强涉密载体的清理、归档、移交、销毁等工作,确保衔接清楚,不漏一环,不疏一密。对涉密网络和信息设备管理情况发生变化、变更的,要及时按照相关保密规定,严格履行有关审批程序。
在机构改革过程中提升机关、单位保密能力。机构改革是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全面提升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战略部署,对保密工作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此过程中,对于新组建和职能整合的部门,要按照中央关于加强保密工作决策部署要求和保密法律法规规定,利用机构改革契机,尽快设立或调整保密委员会、保密工作机构,配齐保密干部,配强保密装备和技术手段,建立健全保密工作规章制度,确保保密人防、物防、技防能力有新的提升,以适应机构改革需求和机关、单位保密工作运转需要。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需要持续一段时间。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努力把各项保密工作做细做实,切实发挥好服务保障作用,为确保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任务落到实处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