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增强职工“获得感”-利记sbobet官网

 
利记sbobet官网-利记sbobet体育投注 桂垦概况 桂垦要闻 改革创新 人事信息 园区建设 桂垦科技 美丽农垦 公告公示 规划建设 下载专区
 
  当前位置:  利记sbobet官网-利记sbobet体育投注桂垦要闻桂垦要闻 背景:
着力增强职工“获得感”
——山圩农场剑麻产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发展纪实
【来源:广西农垦报】    【作者:□本报记者 覃超恒 通讯员 周小林 钟洁瑜 温良伊】    【日期:2017-11-15】    【阅读:】
 
        一直以来,山圩农场因“剑麻平均单产世界第一”闻名遐迩,近年来随着山圩产业园的迅速崛起更是声名大噪。相对于其他不少地方,一旦工业步入发展快车道,农业便开始被边缘化。那么,在园区经济发展得风生水起的山圩农场,作为农业主产业的剑麻怎么样了?从事剑麻生产的职工们过得还好吗?
        带着疑问,记者走进山圩农场。举目眺望,只见漫山遍野的剑麻郁郁葱葱,在麻田里劳作的职工们技术娴熟收获满满。微风过处,让人仿佛触摸到了麻田深处那股喷涌不息的力量。
        抓住机遇,创建剑麻产业示范区
        博爱分场是山圩农场的剑麻“发源地”。在该分场剑麻种植基地,山圩农场剑麻产业(核心)示范区的牌子,以一片灵动的剑麻叶造型高高伫立,“剑”指蓝天,展示着示范区朝气蓬勃的发展活力。
        创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是自治区党委、政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2015年以来,山圩农场抢抓机遇,充分利用自身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产业资源、坚实的产业基础,大力创建山圩农场剑麻产业(核心)示范区,努力做大做强做优剑麻产业,不断夯实农业基础、卯足发展后劲,以实实在在的效益,持续增强职工的“获得感”。
        示范区规划总面积2万亩(其中核心区面积4000亩,拓展区面积6000亩,辐射区1万亩),采取综合规划、统一指导、区域布局、分步实施的方式,以剑麻种植为主导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剑麻产品加工,并兼顾剑麻麻渣、废水的综合开发利用,发展生态特色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业。
        示范区分为5大功能区,重点突出剑麻产业的鲜明特色。标准生产示范区——依托先进的剑麻生产技术和科研成果,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剑麻种植;精深加工和生态建设区——引进和培育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开展麻渣废水综合利用,发展剑麻循环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示范带动区——通过推广优新品种、先进技术和配方肥料等,提升剑麻标准化生产和机械化管理水平,示范引领广西乃至全国剑麻产业发展;科普教育区——展示剑麻新品种、新技术,宣传剑麻科普知识、现代农业知识和农耕文化知识;休闲观光区——依托优美的剑麻田园风光,开发生态农业旅游产业,打造融生产示范、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生态特色农业休闲观光区。
        两年来,山圩农场坚持多元化投入和标准化建设,把示范区建设作为推动全场剑麻产业转型升级和促进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一方面,紧紧抓住国家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战略机遇,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支持,同时加大自筹资金工作力度,发挥地方政府协调作用,加强整合不同渠道资金,确保示范区创建工作稳步向前推进,已累计完成投资5876万元。另一方面,立足于农场剑麻产业优势,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发展要求,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综合统防统治,开展技术培训,推广剑麻高产栽培技术,不断提高职工发展现代农业本领和增产增收能力。
        扩面增产,坚持剑麻主导产业不动摇
        示范区要发展,规模化种植是基础。
        受工业开发和劳动力紧缺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山圩农场剑种植面积呈现出逐渐萎缩的趋势,对示范区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对此,该场领导班子思路明确,始终坚持以农稳场、以工强场、工农互补、统筹协调的发展战略不动摇,紧紧依靠广大职工,以保面稳产为底线,以扩面增产为目标,坚定维护和强化剑麻产业主导地位。
        在该场渠荡分场,职工农忠强及其妻子正蹲行在剑麻丛间,随着割麻镰刀“唰唰”作响,近处的麻株便纷纷露出了一个个白色的菱形创口,旁边的地上有序摆满了翠绿的麻片。凭借娴熟的割麻技术,夫妻俩每天可以收割5吨左右的麻片。
        人勤地生金。农忠强自1994年开始种植剑麻,所有的活都是他和妻子亲力亲为,种植剑麻为一家人带来了稳定的收入。2016年,他管理的53亩剑麻,平均单产麻片13.9吨,高出全场平均单产3.7吨,且麻片质量多为一等标准,总产达736.7吨,产值达14.7万元,实现纯收入7万元。他管理的剑麻岗位,成为全场高产剑麻示范岗,是广大职工争相学习的榜样。
        在渠荡分场乃至整个山圩农场,像农忠强这样的职工还有很多很多。为做大做强剑麻产业,增加职工收入,山圩农场积极鼓励职工利用自营土地种植剑麻,凡在农场管辖的土地范围内用自营土地种植剑麻的,种植后的前4年农场给予每年每亩300元的补贴。同时,与职工签订《自营土地种植剑麻协议书》,将自营土地种植的剑麻及其产品纳入农场统一管理。管理人员的自营土地经鉴定适宜种剑麻的,要求一律种上剑麻。
        今年3月,围绕做好剑麻主产业这个中心,结合农场承担的农垦专项改革试点工作——农场企业化改革和公司化改造,该场提出要成立山圩农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扩大剑麻种植面积为工作重点,研究出台更优惠的激励机制,开发建设场内场外2个剑麻生产基地,努力实现“两个1万”目标。一是促进场内基地建设上规模。所有适宜种植剑麻的土地要全部种植剑麻,在保持现有8000亩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再种2000亩,使场内剑麻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二是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发挥农场生产组织化程度高、管理技术先进、加工力量雄厚、服务体系健全等优势,发展场外剑麻种植1万亩,实现“再造一个山圩”的目标。在周边农村建设剑麻种植基地,采取与村民签约保收产品,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垫支肥料、种苗费用等办法,号召村民种植剑麻;鼓励有能力的职工到农村承包土地种植剑麻,要求农业公司主动出击“走出去”发展,采取合作、股份、租赁等方式实施剑麻发展计划。通过3至5年的发展,扩大示范区辐射带动规模,把剑麻产业发展到2万亩以上,建成大基地、大产业。
        对此,山圩农场生产部部长韦凤琳很有信心。“关键是要推动剑麻生产全程机械化,特别是机械化收割,其他问题都不大。”她说,在劳动力紧缺、人工成本高的今天,只有实现机械化生产作业,才能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消除职工群众发展剑麻种植的后顾之忧。在农场的辐射带动下,近年来陆续有附近村民加入了剑麻种植的行列。
        目前,该场正不断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大力开展剑麻机械化收割试验,努力突破收割环节劳动强度大、人工收割效率低成本高这个难关,为职工群众大面积剑麻种植管理创造条件,为实现“两个1万”奋斗目标、确保示范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提高效益,着力增强职工“获得感”
        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示范区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完成了田间土地平整4000亩,完成剑麻标准化种植8000亩;所选育的剑麻品种为通过自治区科技厅广西农作物品种登记的新品种“桂麻1号”,经测产平均亩产纤维可达573公斤,比国内平均亩产高77.3%,是世界平均单产的近10倍,“剑麻平均单产世界第一”的地位继续为业内所公认;积极开展剑麻新品种选育、优良种苗繁育、高产栽培等先进技术的集成推广及应用,完成优良种苗繁育面积300亩;与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剑麻新品种选育和产业化技术集成示范应用”项目,荣获广西农垦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15年至2017年10月,示范区累计加工剑麻叶片9.8万吨,生产纤维4900吨,产值6710万元;累计生产皂素200吨,产值7200万元;水利、道路、绿化、美化、亮化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农业设施装备投入持续加强,剑麻产业发展承载力不断提高,被自治区政府授予“广西县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称号。
        金秋的山圩,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树间,一望无际的剑麻在阳光下恣意生长,一条条水泥路像丝带般盘旋在此起彼伏的丘陵上……在剑麻种植基地,勤劳的职工正按照“对时收割”的规律挥洒着汗水收割剑麻;在麻片加工厂,新的生产周期蓄势待发……
        不远处,随着理昂生物质能源发电厂等入园企业陆续建成投产,山圩产业园呈现出朝气蓬勃的发展态势。农业支撑工业,工业反哺农业,好一幅工农互动、良性循环的美丽画卷!
        剑麻的锋芒毕露与山圩人的低调内敛,形成了鲜明对比,也构筑出完美和谐。2016年,山圩农场全年实现经营总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6.36%;实现利润308万元,自2005年以来连续12年获得盈利;从业人员人均纯收入46600元,同比增长9.64%。良好的效益化作沉甸甸的“钱袋子”,让广大职工在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获得感”。

地址:广西南宁市民族大道32号     广西农垦局 利记sbobet官网的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