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海浪翻飞,海风轻抚,景色迷人……
站在广西农垦北部湾产业园北海海湾新城科技产业园33层的地标性建筑——创业大厦高层,往西北眺望,浩瀚的绝美海景尽收眼底。经过3年的打造,这个占地约2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已有30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入驻,成为“北海高新区分园”,并被列为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农垦,在北部湾畔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从2004年至2014年10年间,广西农垦以独资建设和垦地合资合作方式,在广西的10个市开发建设了14个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在印尼打造了一个海外园区。其中,新兴产业园、明阳工业区跨入“百亿园区”行列;新兴产业园更成为自治区首批产城互动发展建设试点;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顺利通过国家境外经贸合作区的确认考核。2015年,农垦14个园区累计引进企业875家,实现经营总收入942.4亿元,占全管区的72.5%;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4.2亿元,占全管区的74.3%。
产业园区,作为承载经济腾飞的有利平台,成为农垦放大优势、释放潜力、推动发展的火车头。
创新方式 增强园区造血功能
随着农垦园区开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一些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也逐步显现。针对农垦企业自办园区,政策扶持力度小,园区缺乏自我造血功能等难题,2015年初农垦下发了《广西农垦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管理办法(试行)》(简称《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加快园区发展的工作重点和各个园区的发展定位,并从加强行政服务、财政扶持政策、鼓励扶持政策、项目用地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园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成为指导农垦园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其中,《办法》针对明阳工业区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明确定位,为这个拥有10年开发历程的农垦“老”园区注入了“新”活力。依托毗邻南宁吴圩机场的地理优势,借助南宁打造吴圩空港经济区的良好契机,明阳工业区紧紧把握“商贸服务业将是吴圩空港经济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元素”这一加快产业升级和资源整合的绝佳机遇,适时调整发展策略,增强自我造血功能:通过直属开发投资公司出资回购园区土地,自主开发建设并出租标准厂房,由商务办公区、商务式酒店、大型物流仓储项目等构成的临空产业布局被确定下来,从卖地引商、企业税收分成的方式,转变为买地开发租赁、物业持有长期受益。
“围绕临空产业,打造一批可长期持有的物业,不仅可以增强工业区自主开发的能力,还可以依托相关收益,进一步引导和优化园区环境和产业布局,加大高档商住、金融、酒店、休闲娱乐项目的建设力度,将明阳工业区发展成为吴圩空港经济区的‘后花园’。随着南宁区域性国际城市打造步伐的不断迈进,保守估计,不出5年,穿梭在明阳工业区内开口就说‘hello’的国际友人将越来越多,工业区的国际化形象将变得更加鲜明。”明阳工业区管委会主任何军信心满满地说。
相对于明阳工业区这样的园区“老大哥”,位于扶绥县、由山圩农场开发建设的广西剑麻-林产循环科技产业园,则是农垦园区的后起之秀,在开发建设阶段就成功实现盈利,更让其在短时间内聚焦了众多关注的目光。
实行企业化运作,创新园区盈利模式是山圩园区开发建设的亮点。山圩农场场长黄道勇表示:“作为农垦园区的‘小老弟’,我们体会最深刻的是,园区的开发建设一定要实行企业化运作,以钱生钱、以利滚利,切实增强园区造血功能。业主要哪块地就开发哪块地,而不是一下子大规模投入、大面积铺开。”
为了确保可持续发展,该园区严格把好入园项目的质量关,要求入园项目投资强度必须在100万元/亩以上,确保每亩土地能够实现高于5万元/年的税收。同时,该园区坚决杜绝圈地现象,按照土地出租和出售各占50%的比例,采取“能租则租,租售结合”的方式进行,着力打造园区“工业地产”。除了自主开发1300亩建设用地之外,还通过参股合资的公司全面开发工业用地进行出租,在确定土地年基础租金(每年上涨3%)的基础上,自主建设标准厂房对外出租。随着入园企业的逐步增多,该园区又将目光瞄准了下游市场,合资成立熙诺投资开发公司,实施东盟红木文化产业园项目。下一步还将引进仓储、物流等项目,据初步估计,届时每年收取的土地租金将达到三四千万元。换句话说,在还没有取得税收分成的情况下,该园区就已经在盈利。
造血功能的开发,进一步激发了园区的内生动力和活力;灵活的运作方式,增强了园区的产业聚集能力,在园区土地不断升值的同时,又进一步缓解了园区资金周转的压力,有效增强了园区在发展过程中的话语权和主动权,推动园区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瞄准高端 园区成为聚能板块
站在北海海湾新城“梦唤滨海·创意园”的入口处,放眼望去,一排排太阳能风能节能路灯在创意园大道两侧整齐伫立,简约的联排公寓、洁净的路面、优美的园林……高科技的气息扑面而来。据了解,为达到园区的建设目标和建设理念,项目开发商中国矿业集团将太阳能空气能热水器、直饮水系统、雨水回收系统等节能建筑系统和园林再生系统一一纳入项目开发建设当中,将科技产业园的科技含量提升到了极致。
瞄准高端发力,始于高端认知和高端规划。
“引进项目不能饥不择食,捡到篮里就是菜。我们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瞄准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战略利记sbobet官网的合作伙伴,选择高科技、污染小、产能高的企业入园,就是要提高园区的科技含量。”北部湾产业园开发公司总经理、法人代表徐三红如是说。基于这一原则,从2011年至2015年,该园区共计签订合同(协议)项目17个,合同(协议)投资总额约68亿元。其中,广西农垦与中国矿业集团合作开发的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中矿研发生产基地(北海海湾新城科技产业园)项目顺利落户北部湾产业园,正是北部湾产业园瞄准高端发力结硕果的极佳佐证。
经过3年多的规划建设,北海海湾新城科技产业园已趋成熟,并吸引了众多企业入园投资。2015年6月,由广西中矿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共青团北海市委合作开发建设的“北海青年创业园”也落户海湾科技新城,为青年创业提供了一个高起点的圆梦场。值得一提的是,园区内除了配备高科技智能的生活设施外,“便利交通+免费接送,顶级物业+各类中介全方位服务”也是其突出亮点。与此同时,配套建设的“滨海生态园”,将运动场地、餐厅、花木观赏、果蔬采摘、烧烤垂钓等餐饮休闲娱乐设施集于一体,为创业者及外来考察人员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被冠名为“北海高新区分园”。良好的园区环境拓展出新的市场前景,今年7 月,“梦唤滨海·创意园”成功举办了首个国家级体育赛事——2016 年中南区射箭公开赛暨全国射箭邀请赛。
集聚发展 链条延伸效益凸显
位于桂林市雁山区的良丰产业园,自2007年启动以来,园区内部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提升,玉圭园·环球名胜、相思江生态家园国际度假区、中国东盟绿色创意印刷产业园桂林园等自治区重点推进项目相继落地并开发建设。良丰产业园依托桂林打造国际旅游胜地的区位优势,正努力打造一个集旅游度假、水上乐园、主题游乐园、老龄健康养生、电子信息、文化印刷、人才培训、休闲农业等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
产业集聚发展是做大产业集群、建设产业基地的关键环节、必由之路。
良丰产业园的开发主旨十分明确:就是集中摆放重点项目,打造主导产业,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在高档旅游度假、中端健康养生、下游休闲农业等实现协同发展的同时,不断健全管理机构,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承载能力,着力把园区打造成为集休闲、旅游、美食、购物于一体的集散地和农场新的经济增长点。
良丰产业园管委会主任杨进清深有感触地说:“让项目落户,只是园区招商引资,实现资源换资产、存量换增量的第一步。让入园企业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双赢。”2014年8月,玉圭园·环球名胜“梦幻水上乐园”项目正式营业,当年国庆黄金周日接待游客3万人以上,期间共接待游客25万人次,成为桂林旅游的热门景点。
一花引来百花香。在龙头项目的开发带动下,良丰产业园的土地开发价值得到翻番式的增长,企业入园投资的意向愈发活跃。目前,到良丰产业园区内投资办厂和经商的企业、个体户已过百家,其中投资亿元以上企业7家,投资30亿元以上企业3家。入园企业总投资达200亿元以上,园区年产生税收达2000多万元。
形成合力 园区建设加速推进
农垦拥有土地资源优势和集约化、组织化优势,地方政府拥有宏观规划、公共服务的优势,将垦地双方优势进行有效组合和配置,是促进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绝佳选择。只有双方结成互利共赢的紧密合作关系,才能给园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强劲的动力。
由农垦与柳江县政府合作开发的新兴产业园,就是垦地合作建设园区的成功典范。由于紧邻柳州市和柳江县城,该园区依托柳州市发达的工业基础,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机械制造业两大支柱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使园区在产业和空间上实现了产城互动,打造城乡一体化布局成为可能。
根据园区发展的需要,农垦与柳江县双方联合成立了园区管委会,统一开展征地拆迁、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服务、物业管理等园区工作,将园区、农场、小城镇进行一体化管理,同时,由柳江县政府在园区派驻住建、环保、公安、国土等职能部门分支机构,将入园企业项目落地的前期工作,最大程度地简化并解决在一线。垦地联合的管理模式使双方管理、服务和融资的触角都大大延伸,无形中扩大了双方的权利范围,为园区争取到更多的外部资金和政策支持,对发展优势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合力形成动力。在垦地双方的通力合作下,新兴产业园的开发建设得以飞速发展,以世界500强企业美国康明斯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项目先后入驻园区,极大地提升了园区品质和区域影响力;以中国重汽运力为代表的一大批规模以上龙头企业的顺利发展,引领园区工业整体发展势头迈上了新台阶。截止2015年末,新兴产业园共引进企业247家,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近250亿元,实现税收近4亿元。由于开展垦地合作效果显著,产城互动基础扎实,2015年该园区成为自治区首批产城互动发展建设试点。
走向海外 再造一个海外农垦
为了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深化国际经贸交流合作,大力拓展东盟市场,通过再造一个海外农垦来实现新时期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广西农垦以企业独资的方式,重点打造了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这一海外投资项目。
该合作区是我国目前在印尼设立的唯一经贸合作区,也是广西首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合作区位于印尼首都雅加达工业长廊上的绿壤国际工业园内,规划面积500公顷。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高起点的园区规划吸引了来自中国、日本、法国、新西兰、芬兰、印尼等国家的企业入园。截至目前,入园企业达32家,其中22家已建成投产,涉及汽配制造、仓储(油田)服务、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产业。其中,不乏如中资企业中国西电集团、日资企业showa、台资企业全兴工业等在全球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质企业。
作为一个由企业自主开发的海外园区,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的顺利发展,得到了国家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国家商务部合作司副司长方蔚在考察该合作区时,对合作区的发展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要从发展两国经贸关系的全局高度来谋划园区的发展,真正把合作区建设成为两国经贸合作的重要桥梁和广西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平台。”今年8月4日,条件逐步完善的合作区顺利通过国家境外经贸合作区的确认考核。
谋定而动,知止有得。
2016年,农垦仍将充分发挥园区在管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着力打造规划科学、管理规范、生态环保、产城融合、税收增长、区场同步发展的园区经济“升级版”。预计农垦园区工业生产总值将完成243亿元,工业增加值将完成80亿元,园区税收将完成3.9亿元。
一个个在建项目,一组组鲜活数字,向我们昭示着:园区建设已经成为农垦发展的动力引擎,成为农垦扩大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管理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园区经济,已经成为撬动农垦经济腾飞的重要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