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丰农场在实施危旧房改造项目二期工程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制度、创新管理,把制度建设与强化监督相结合,从施工企业的招投标到项目建设,让382户购房户全程参与,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公开透明,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全力把民生工程打造成为优质工程、阳光工程、民心工程。
监督招标,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为了加强对工程建设成本的控制,规范项目招投标管理工作,做到公正公平、预防腐败,良丰农场在施工单位的选择上让购房户全程参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招投标工作公开透明。
一是广泛宣传,在《桂林日报》、《桂林晚报》等主流媒体上刊登项目资格审查公告,邀请区内外有意向的投标人、单位前来咨询和报名;二是严格把关,委托广西诚信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对所有报名的单位及其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对其企业性质、企业资质、注册资金、施工质量等进行综合实力审核,并初步推荐出9家符合要求的单位;三是注重公开,在农场多个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对9家单位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确保其材料真实、施工资质合格、无异议;四是确保公平,组织382户购房户推选出19名代表,对通过公示的9家单位进行资格预审,在详细了解各单位的资质、业绩、信誉等信息后进行打分评比,由分数靠前的3家单位参加正式竞标;五是全程监督,从19名业主代表中推选出2名(市招投标站只允许1-2名),到市招投标站全程监督和检查招投标过程,直到最后施工单位中标产生。
良丰农场三分场职工马威球,就是在职工监票员的监督下,由382户购房户投票推选出的19名责任心强、威信度高的业主代表之一。他不仅全程参与监督项目建设,还被业主推选到市招标站招投标现场,对招投标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并和另一名职工代表罗俊峰一起,通过电脑现场随机抽取产生评标专家。罗俊峰还对开标书、评标专家名单等文件的打印、密封、拆封、核对进行严格监督和检查。最后,桂林市第八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中标,成为项目建设的施工单位。
业主代表全程参与监督,杜绝了招投标工作暗箱操作、“走后门”等现象,确保了整个竞标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为项目建设提质提效打下良好基础。
监督施工,让房子买得放心住着安心
在项目施工现场,工地保安指向远处的一名中年男子,对笔者说:“你看,那个就是业主代表监督员,你过去找他了解一下情况嘛!那人好古板的啵,而且凶得很,每天早中晚都准点到工地。”
保安口中的“老古板”,是382户购房户推选出来的业主代表之一——农场职工黄春权,专门负责监督项目施工。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古板其实是他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的体现。正因为有他这么固执和古板劲儿的人在现场监督项目施工,广大业主才更放心。
今年54岁的黄春权,是农场二分场农工看,曾经担任过农场基建队队长,可谓基建工程的行家了。职工推举他当监督代表,真是“好钢用对了地方”。在施工现场,每天都可以看到他头戴一顶红色安全帽在巡逻,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并参加施工方的例会,及时提出所发现的问题并督促落实解决。
笔者问,担任业主代表监督员是否有压力?他说:“没有压力,只有责任。危旧房改造是造福子孙后代的民生工程,农场让我们职工全程参与,发挥职工群众的主体参与和监督作用,充分尊重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确实是农场权力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一大进步,也是农场听民声、解民忧的体现。在自己眼皮底下建成的房子,我们买得放心,住着安心。”
交谈间,他向笔者介绍起房屋建筑结构来:“你看,屋顶整齐平滑,还加有圈梁,圈梁、楼板共同发挥作用。房屋不但每个角都采用钢筋混泥构造柱,就连门梁和每堵墙都用两个钢筋混泥土构造柱支撑,增强整个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提高抗震能力。这些房子都差不多属于框架结构的了,结实着呢!”说着,他爽朗地笑了起来,黝黑的脸庞绽放成幸福的花朵……
这发自肺腑的舒心话,折射的正是农场职工对施工过程公开公正公平的满意和认可。
监督质量,让民生工程成为民心工程
为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良丰农场多方联动,抓好质量监督;把严环节,抓实质量的“检”与“测”,让职工群众参与到质量监控的全过程。
一方面,建立了由质量监督小组、农场主要领导、业主代表监督员、质量监督员、监理代表组成的多位一体的监控体系,充分发挥各方质量监督职能,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未按要求落实整改的,坚决不允许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
另一方面,坚持以检测为控制质量的有效手段,为科学监控工程质量提供最直接、最有用的数据。首先是抓好开工前的“检”,对施工队伍的资质、设备进行严格审检,对混泥土、钢筋、砖头等材料进行严格验检,严禁已被列入黑名单的材料进入建设工地,做到设备不齐不准开工、不合格材料不准进料场、基础工程不合格不准施工。其次是抓好施工过程中的“测”,对正在进行施工的项目,做到边施工边检测,在巡回检查中通过钻孔取芯检测厚度、取样试压强度,严格要求施工方做到抗震、防水等。再次是对已经完工的项目进行全方位的自检,对有质量缺陷或未落实整改意见的,均及时督促施工方处理落实好。
“要看房子的质量好不好,首先得看工地。整齐、干净、井然有序的工地,说明施工方监督、管理到位,建的房子一般不会差到哪去;钢筋、水泥、建筑垃圾等乱丢乱放的工地,建的房子一般也不会好到哪去。”马威球滔滔不绝地说出了他的监工经验。
在参与监督过程中,他充分发挥业主代表的牵头作用和职工监督员的监督作用,严把工程质量关。他积极配合施工监理、农场危改办、规划与建设科、农场项目分管领导,充分履行监督职责,加强对施工的日常工作协调和监督检查,深入工程点督促工程进度、抽查工程质量,督促施工方抓好施工环境工作,确保工程顺利实施;一旦发现质量问题便及时上报,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保证工程质量不打折扣,让民生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
自我监督,建起新房暖了心房
除了职工全程参与监督外,施工方也自我加压,不遗余力。
“拿到‘自治区文明工地’称号是我们的要求,获得桂林市‘桂花杯’优质工程奖是我们的目标,建设良丰优质民生工程是我们的责任,”桂林市第八建筑安装工程公司负责人对笔者说,“而要想获得‘自治区文明工地’称号,必须长期保持工地环境整洁、施工安全、现场施工配套设施完善;要想荣获桂林市‘桂花杯’优质工程奖,必须做到‘所建房子不能开裂,墙壁、地面不能出现空鼓,不能漏水;外墙装饰观感良好、墙面抹灰平整’;为把项目建成一个品牌,我们总公司直接派员到现场组织施工,要求务必高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项目建设。”一项项的都是硬指标,必须稳扎稳打,容不得半点马虎。
为确保工程质量,该公司进行了多方面、全方位的监督检查,实行各有关单位广泛参与的质量监控和保障制度,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工程质量的规定进行施工建设。
2015年11月27日,在绽放的礼花中,历时5个月的良丰农场危旧房改造项目二期工程11栋楼房全部封顶大吉。当天,由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勘察方、施工方组成的五方验收小组,对11栋住房主体工程进行验收,通过现场抽样、勘测、丈量等多项检查,主体工程全部验收合格。该工程创造了良丰农场危旧房改造项目建设的新速度,为该场2016年全面完成危旧房改造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严格实行职工代表监督制度,委派职工代表全程督查、问责工程建设,这是我场在实施危旧房改造过程中的一项民主、创新的举措。业主代表由全体业主推选产生,代表广大业主的利益。他们通过参与整个项目的运作和监督,进而向广大业主宣传和反馈有关信息,这比农场或施工方的任何说辞都更有说服力,也更能让大家深切感受到农场坚决把民生工程打造成优质工程、阳光工程、民心工程的信心和决心。这是我们最深的体会!”谈到危旧房改造工作的创新实践,良丰农场场长杨进清如是说。
【编后语】
观念一转天地宽
近年来,危旧房改造成为广西农垦重点实施的重大民生工程之一,管区各有关单位都在竭尽全力地推动这项工作。然而客观来看,项目实施进度有快有慢,效果也参差不齐。
良丰农场在关乎广大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危旧房改造工作中,转变观念、创新管理,在角色转换上下功夫,把自身从单纯的决策者、指挥员身份,转化为服务兵和被监督的对象,让职工群众从被动接受的客体转换成可以主动出击的主体,积极参与危旧房改造全过程,变“要我建”为“我要建”,最后获得了“为我建”的幸福体验,成为名副其实的“主角”。由此建成的房子,其质量和效应已经无需赘言。
良丰农场的实践证明,观念一转天地宽,办法总比困难多。从这个意义上讲,转变观念就是解决困难的一项根本大法。住有所居是民生的基本需求,安居乐业是和谐的重要基础。广西农垦强力推进危旧房改造这一惠民工程,目的就是为职工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职工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建的是房,暖的是心。良丰农场的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借鉴,管区兄弟单位仍有进步空间,应有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