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立新农场以产业化思路谋划现代农业发展,着力做好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现代化、特色农业产业化的文章,用现代经营方式拓展柑桔产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强场富民之路。
推行机械化,拓宽职工增收渠道
“谷雨至,农事忙。”谷雨节气,也是春耕生产最忙碌的时节,在立新农场桔园里,一名农机手正熟练地操作旋耕机,一阵“突突突”声过后,一道道泛起的土块杂草被整理得细碎、平整、松软,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使用旋耕机耕地,省时、省力,一天可打耕地25亩左右,既轻松又节省了劳力。”望着机耕后平整的土地,41岁的农机手叶强很是开心。作为农场职工子弟,叶强大学毕业后一直都在广东某公司工作,为方便照顾年迈的父母,2009年回到立新农场并在三八工区种植了10亩南丰蜜桔,之后又承包种植了10亩脐橙。生产中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雇工难,于是,他萌生了机械化种植的念头,于2010年初春在惠农政策的扶持下购买了一台旋耕机。自从有了“小铁牛”,叶强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从原来的10亩果园扩大到30亩。去年,他又投资3000多元购买了一台微型耕地机。
他笑呵呵地介绍说,过去一个岗位10亩果树人工劳作起码要32个工时,费用在2000元至3000元之间,现在用机械整地,一台机器一小时就可耕两亩多地,一天可耕地25亩,费用只须600元至800元就搞掂了。可以这样说,在农业种植业方面,机械化的效率是人力的90倍。
近年来,面对雇工成本成倍增加的现实,该场职工利用农机补贴政策,纷纷购买旋耕机、微型耕地机等农业机械,目前全场拥有农业机械50多台。据估算,使用现代化机械的农业园区平均每亩综合经济效益提高2000元以上,不仅解决了劳动力紧张的问题,还为职工每亩平均节约开支600多元。
不光如此,农业机械化还使部分头脑灵活的职工有富余的时间去从事“第二职业”,如销售柑橙,或在场外租地种植葡萄、西瓜、蔬菜等,多元化增收的渠道越来越宽广。目前,该场像叶强这样受益于农业机械化,通过多种渠道多元增收的职工群众有近千人,现代农业的勃勃生机在立新沃土上更为熠熠闪光。
采用生态科技,且看桔园焕新绿
“铺个细管管,扎个小眼眼,用水一点点,浇地一片片”,这是立新农场职工在感受新技术带来实惠的同时对水肥一体化的生动概括。
“我们果园的‘秘密武器’就是这套水肥一体化微喷设施,不仅节水节肥,还省时省力,每亩能省60%的肥料、水和人工费,成本减少了,产量却增加了,一亩能增收1000多元呢。”在立新农场生态果园里,种果能手朱秋英看着自家长势良好的脐橙果树微笑地如是说。说话间,只见她轻轻一拧总开关,微喷设施便喷射出一股股细小的白色水雾,通过遍布果树行间的微喷管道,滋润着一棵棵果树,使原本郁郁葱葱的果园更加绿意盎然充满生机。据悉,朱秋英种植的脐橙通过一系列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的综合作用,脐橙水果年年优质高产,亩产达到万斤以上,在广西农垦开展的“柑桔大面积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劳动竞赛”活动中,曾获优质高产第四名。
无论是“低碳循环农业新技术”还是“水肥一体化滴灌施肥”,又或者是“生物、物理等绿色防控技术”、“猪-沼-果-灯-黄板-捕食螨-生草”良性循环的生态栽培模式,如今在立新职工的果园里都比比皆是,生动演绎着立新这个“科技农场”的迷人风采。
“我这20亩果园采用的是标准化种植技术,全面采用生物防治,效益比过去粗放式经营提高了20%。”五六工区职工唐红高兴地介绍自己的种植经验。
唐红种植的果园树势茂盛,每株树上都挂着一袋“捕食螨”,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盏灭虫灯和粘虫的黄板,地下铺设膜下滴灌。由于他是按照农场的标准化生产规程要求操作,种出的脐橙色泽金黄、无渣清香,既提高了脐橙的品质,价格也得到了相应提高,收入相当可观。
目前,该场生态种植面积达到6700多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得到全面推广。据初步统计,通过低碳生态种植、节水技术推广,全场每年可以节省成本开支300多万元,节约人工费1200万元以上,水资源用量减少60%。
立足特色农业,打响示范区品牌
“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提及农业现代化,该场场长、党委书记、病虫害防治专家唐仙寿信心满满。
近年来,该场在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制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和检验检测标准体系,产业区域化、基地特色化、产品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打响了“立新特色产业示范区”的品牌。
“由于农场给足了优惠政策,品种更新改造让我这几年收入相当不错。”被职工群众誉为“水果种植大王”的一九工区职工子弟王小利笑意写在脸上。他说,以前在外创业,经常听到别人盛赞立新脐橙,颇为自己是农场人而深感自豪与骄傲。2011年毅然辞去工作回到农场的他“野心”很大。通过参加农场的生产技术培训,他把父母原种植的中晚熟温州蜜柑全部砍伐重新改造种植“纽荷尔”、“红肉脐橙”等优良品种,从“单一种植”到“多元经营”,采取“以短养长”的方式,在幼龄脐橙园里套种花生、西瓜、辣椒等短期农作物,多元化经营让他获利颇丰。
在稳步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同时,该场不断探索农业产业发展的新机制、新路径。去年,该场以国家级脐橙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再次与富川县达成合作意向:发挥立新千亩优质高产脐橙果园核心示范区示范带动作用,力促地方脐橙产业强势发展,力争用三年时间,按示范区项目要求组织生产的脐橙标准化种植面积扩大到20万亩,脐橙种植农业标准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单位产量提升15%以上;力争平均每亩脐橙增收300元,果农年均增收785元以上,产业附加值增加?1600万元。目前,该场发展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已成为全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典范,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树立了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