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榨季进入第二小期以来,昌菱制糖公司虽然各项生产指标较第一小期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总体而言仍不理想,与农垦糖业集团下达的任务尚有很大差距。如何扭转被动局面,提高指标达标率?对此,该公司强化对标管理,紧盯指标不放松,采取强有力措施,集中精力抓好精细化管理,千方百计确保指标的完成。
首先,加强计划执行力,做好“旬计划”工作。根据集团下达的目标任务,结合工作实际,该公司将任务层层分解到车间、班组,要求车间、生产部制定好每月的“旬工作”计划、目标及措施,并每天将指标完成情况公布上墙,让车间职工及时了解指标完成情况。该公司坚持每10天召开一次“旬计划”生产工作会议,对“旬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分析问题,找准短板,对症下药。同时,将精细化对标管理指标与“旬计划”指标相结合,将完成情况同步进行统计、对比和分析,在提高精细化对标管理指标完成率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旬计划”生产指标的完成。
其次,将指标考核与绩效挂钩,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提升工作效能。该公司将指标达标率列入岗位考核范围并与绩效挂钩,开展劳动pk竞赛活动,车间分3班进行各指标的pk,每日公布竞赛结果,以“旬”为周期进行考核,评出每个竞赛项目的最好班组并给予奖励。同时,严格执行考核制度,出台了《2014/2015年榨季生产管理考核办法》、《2014/2015年榨季劳动竞赛活动方案》,细化指标任务,针对不同指标制定不同的pk标准,竞赛班组的指标完成率须在达标的基础上进行pk方有效,完成率高者胜出,对弄虚作假班组,取消其在该周期的竞赛资格。
再次,盯紧指标不放松,巩固深化成果,对不达标的指标进行攻关。开榨以来,该公司部分指标同比上榨季取得了明显进步,如开榨前期完成第一编号首罐一级糖,创下白砂糖一级率99%的历史新高;又如,在总结经验、改进不足的基础上,微生物指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等。然而,由于道路维修难、砍蔗民工缺乏、榨量不足等主客观因素,导致指标完成总体不理想,在25项精细化对标管理指标中,部分指标达标率偏低,如初压汁简纯度、混合汁视纯度、干滤泥转光度、蔗渣水分、糖浆锤度等指标完成情况不理想。对此,该公司成立了“工艺纠偏”小组、生产巡查小组、甘蔗产品质量督查小组等,从原料蔗管理、工艺技术、现场管理方面深挖根源,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对达标率偏低的指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跟踪“纠偏”和技术攻关,寻找最佳工艺条件,制定措施,落实行动,努力提高指标完成率和完成质量。 (黄琼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