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江农场工会充分发挥工会桥梁纽带作用,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主线,以服务职工群众为重点,切实当好职工的“贴心人”和“娘家人”,有力推进和谐幸福新西江的建设。
民生建设下功夫,夯实基础聚合力
西江农场工会以民生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有力措施,深入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
——劳动竞赛“振人心”。每年,农场工会在全场1800多户承包岗中开展甘蔗种植和管理“地膜杯”劳动竞赛活动。通过劳动竞赛,全场地膜覆盖由2003年的500亩发展到2014年的14819.8亩,农场的甘蔗产量也从2004年度的16.3万吨提高到2014年度的25万吨。竞赛有效地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为提高单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聚人心”。农场工会广泛征求职工群众意见,在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近三年来,共投资约787.86万元实施水泥道路硬化工程,道路硬化面积约37.92万平方米,逐步改善分场道路坑洼不平的现象,投入97.25万元实施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职工人畜饮水难的问题,投入213.17万元实施绿化工程,绿化面积约3.54万平方米,不断改善和优化职工生活环境。
——危房改造“暖人心”。2014年11月,农场危房改造任务已全部开工建设;已竣工3577户,已发放危房改造补助资金4634万元,在道路、排污、绿化等基础配套方面已投入约1186.5万元,大大提升了职工幸福指数。
——文化广场“惠人心”。西江绿城文化广场占地81亩,项目建设期2年,计划总投资1454万元,目前正在有条不紊建设中。同时,投资105万元建设了一个老年人活动中心,已投入使用。
服务群众下功夫,“结对帮扶”构和谐
农场工会把结对共建作为构建和谐企业的新平台,将“结对共建、先锋同行”活动与“承诺联评”活动有机结合,33个工会分会、93名党员干部以“1+1”或“1+2”模式,分别与33个单位、300多名职工结对子,构建覆盖全场的党员联系和服务职工网络。
——通过与分场弱岗、低产岗困难户挂钩联系,为职工提供政策、信息、技术、法律等方面帮助,协助解决生产、生活上遇到的难题。2014年,党员干部共与结对帮扶对象召开座谈会237场次,解决帮扶对象生产、生活上的困难348件,切实让职工群众在西江的改革和发展中得到了实惠。农场利用上级补助和自筹资金,大力改善农业工人的生产条件,2014年在肥料、农药、地膜方面补贴100万元以上。其中,3月份农场工会组织了58名志愿者走进田间地头,义务帮助五分场困难职工黄海勇种甘蔗,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把关爱职工、扶持弱势群体、为职工排忧解难作为构建和谐企业的又一个有效途径抓实抓好。结合企业实际,近三年来农场发放各种补贴共计约 414.7万元,涵盖了医疗门诊补贴和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慰问金。此外,还积极为52名困难职工家庭子女争取“金秋助学金” 11.15万元;为42个家庭争取重大疾病医疗救助金8.4万元;组织全场职工及其家属为2名重病患者捐爱心款约4.85万元;组织全场干部职工为汶川、玉树地震灾区捐款22.31万元,并于2013年成立“爱心基金会”,将所筹集善款捐助给需要帮助的农场职工群众。该基金会已帮助过6名职工群众,共发放善款4300元。
利记sbobet官网的文化下功夫,文明建设开新篇
——丰富基层精神文化生活,构建文化幸福家园。 2011年,农场投资6万元在有条件的8个基层单位建立了职工书屋,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落实经费逐步建设基层单位的麻将室、乒乓球室等文体活动场所,让职工在生产劳动之余有放松身心的场所;利用区计生部门下拨的10多万元,分别在四、五、六、七、八分场建立“爱心幸福家园”,配备了文件柜、办公桌椅、检查床等,改善基层基础医疗条件;利用广西农垦报的良好平台,出版《今日西江》专刊,宣传和树立西江新形象。编发手机信息,及时将生产信息、惠农政策、技能培训等信息传递给职工。
——多种形式发现美,聚集发展正能量。通过自我反省、唱一首歌曲、讲一个故事、看一段短片、谈一番感悟、朗诵一首诗、诵一段经典、做一个承诺、送一份吉祥等,组织开展生动感人的道德讲堂活动,颂扬了该场职工韦勇文对脑瘫儿子19年不离不弃的如山母爱,这一感人故事还分别在自治区农垦局、山圩农场举办的道德讲堂上进行讲述,观看人数1000多人,弘扬了社会正能量;举办以“魅力西江·绿城印象”为主题的摄影比赛,用灵动的影画展现了日新月异的新西江,营造了“可爱西江是我家,美丽农场是我家”的浓厚氛围。
——文体活动多姿彩,彰显企业新风采。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娱乐活动。近年来,农场通过举办“三八”妇女节趣味竞赛活动,“五一”职工气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比赛,国庆节职工球类、钓鱼比赛,重阳节老年人运动会等,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组建成立西江管区业余艺术团、业余体工大队,各种文体活动大放异彩。2010年,区农垦局第五届“送文艺、送法律、送科技下农场”的送文艺演出活动交由农场承办,办出了水平办出了西江特色。在参加自治区机关工委庆祝“党的生日”和区农垦局“建垦60周年”文艺汇演中,合唱团成员自编自演的舞蹈《春天的芭蕾》分别荣获二等奖和三等奖;2012年11月,由农场合唱队演绎的场歌《可爱家园》在北部湾银行杯“弘扬广西精神 唱响企业之歌”演唱大赛中荣获三等奖;2012年,农场体工大队参加贵港市组织的喜迎党的十八大“红牛杯”篮球比赛勇夺亚军,为农场增光添彩。
民主管理下功夫,工会建设上台阶
围绕农场中心工作,工会在尽职履责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在推动农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自身建设迈上新台阶。
——坚持开好一年一次的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和决定农场重大事项,推进决策的民主化。职代会制度是农场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职工群众对农场工作实行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基本制度和重要形式。对农场项目建设投入、评优表彰、收入分配等基本制度的制定和修改,都要按照广泛征求职工群众意见、班子会议讨论、职代会审议表决通过、组织实施的规范程序进行。
——履行维护职工利益职责。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工会都能及时进行调查研究,积极协调解决,或提出建议和意见。近两年,工会处理家庭纠纷42件,调解矛盾22起,安置失地职工134 名,每年为900多户职工家庭申请低保,补助金额共计403.83万元。
——积极推进场务公开。农场成立了场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通过广播、职工代表大会等多种形式,如实向职工公开农场经营情况、改革方案、规章制度、劳动用工、工资分配、费用开支、奖惩及其他有关职工福利的重大事项。近两年,共公开重大事项10多项,其中民生建设7 项,惠及职工1万多人。
——加强培训,提高工会人员综合素质。2014年,选派工会干部参加了全国、全区、贵港市总工会、农垦工会干部培训班8次,举办培训班 3 期,进一步提高了工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过程中,由于成绩突出,成效明显,西江农场工会先后荣获广西农垦先进基层工会、全区农林水系统先进职工之家、全区农林水利工会劳动关系和谐之家、中国农林工会女工委先进集体、中国农林工会农林系统职工模范之家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