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农场迎来跨越发展新曙光-利记sbobet官网

 
利记sbobet官网-利记sbobet体育投注 桂垦概况 桂垦要闻 改革创新 人事信息 园区建设 桂垦科技 美丽农垦 公告公示 规划建设 下载专区
 
  当前位置:  利记sbobet官网-利记sbobet体育投注桂垦要闻桂垦要闻 背景:
新光农场迎来跨越发展新曙光
【来源:广西农垦报】    【作者: 覃超恒 覃柳欣 刘甫程】    【日期:2014-08-29】    【阅读:】
 

正在建设中的落户企业厂房
 
    经过近3年的努力,新光工业集中区的开发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日前,记者在实地采访中看到,随着2.1公里宽敞进园大道的延伸,平整的连片土地上电网高架,落户企业厂房建设如火如荼,有如盛夏跃动的音符,奏响园区建设的序曲。
    工业集中区建设,让一直沉寂的新光,迎来了跨越发展的新曙光。
    穷则思变,特色农业强基础
    “新光农场是一个贫困小农场,全场土地面积57038亩,总人口5030人,建场60多年来始终以农业为支柱产业,真正是土地少、人口多、底子薄,”新光农场场长王华宁对记者说,“为此,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土地为依托,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打造特色农业,促进企业增效和职工增收。”
    上世纪80年代,黄龙病的毁灭性打击让新光近9000亩柑桔几乎无一幸免。顿时,一向以柑桔生产为经济支柱的新光农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调整产业结构,探索致富之路,成为摆在该场面前的首要任务。到1992年,该场确定了以种植名优水果荔枝、龙眼、芒果、酸梅为主的发展思路,种植面积达到12000多亩。然而,由于水果价格波动较大,在历经10多年后农场经济仍处于亏损状态,难以冲出困境。2006年,该场再次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招商引资,利用荒山荒地等闲置土地和一部分无人管理的劣质水果岗位土地,大力发展剑麻种植,从而形成了水果、剑麻两大特色产业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
    2013年,该场种植水果面积8250亩,总产量94万公斤,总收入542万元。同年,该场种植剑麻8123亩,其中农场国有种植1047亩,收割麻片3438吨,产值60万元;招商引资合作种植7076亩,收入132万元。值得一提的是,该场种植优质桂味荔枝1080亩,成为灵山县最大的桂味荔枝生产基地,被认定为农业部第一批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种植规模正以每年100亩的速度递增,全场上下正齐心协力打造“东南亚最大的桂味荔枝生产基地”。 2014年,桂味荔枝的产量突破40万公斤,产值560万元,占水果总产值的60.2%,平均每个职工岗位收入超过20万元,最高达40万元。
    抢抓机遇,垦地合作办园区
    “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通过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单产和品质,可以保障职工温饱,保持农场稳定,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在做强做优特色农业的基础上另辟蹊径。”王华宁如是说。
    2010年,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战略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地处北部湾经济圈区域范围的新光农场看到了发展的新曙光——必须牢牢把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深化改革,以工强场,采取垦地合作的模式兴办园区。2011年4月,自治区农垦局与灵山县政府签订了关于利用新光农场土地合作投资开发建设新光工业集中区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年9月,负责园区经营管理的广西灵山县农垦新光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该公司由自治区农垦局与灵山县人民政府分别委托下属的全资企业作为出资人出资组建,注册资本3000万元,其中灵山县工业区投资有限公司出资1530万元,占51%;新光农场出资1470万元,占49%。这标志着新光农场正式踏上了“以工强场”的新征程。
    “办园区,我们有诸多优势,如土地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组织优势等;也有不少劣势,如行政资源、人才资源和政策资金等,所以必须走垦地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之路。”王华宁说。
    园区规划范围位于灵山县陆屋镇,区位和交通优势十分明显:距灵山县城50公里,距钦州市60公里,距钦州港和钦州保税港区只有半个小时高速公路车程;西面3公里处有黎钦铁路陆屋火车站,东面2公里处有六景至钦州港高速公路出入口;引郁入钦调水线路经西江衔接,在园区内与钦江主干流东江交汇。
    园区规划面积26000多亩(农场土地占80%以上),主要与钦州港大型产业相配套,规划有一、二、三类工业,其产业发展布局重点安排石油化工产业、冶金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医药制造、造纸及纸制品、肥料仓储物流业、木材深加工、食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饮料制造业、房地产业等。园区将建设成为集产业集聚、居住、商贸于一体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示范区,近期规划人口3.5万人,远期规划15万人。
    目前,园区已签约入园建设的项目有3个,分别是:投资19.53亿元的安盛科技公司矿产品加工及综合利用项目,投资7.2亿元的远大人造板公司年产22万立方米刨花板、15万立方米中/高密度纤维板及配套板式家具项目,投资15亿元的骄丰化工年产20万吨硫酸节能环保型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其中,骄丰化工项目预计年内建成投产。正在洽谈中并已完成工商注册的项目有2个,分别是:投资7.2亿元的广西盟海港运公司年产6亿罐金银花料生产线项目和投资2.1亿元年产10万吨不锈钢锭生产线项目。这5个项目总投资50.78亿元,全部建成达产后年产值180亿元,实现利税21.34亿元,提供就业岗位8750个。
    今年,园区计划征地3000亩,并投资7800万元实施六钦高速公路陆屋出入口至陆屋火车站路口60米宽主干道工程项目,目前已完成放线和征地工作,预计年内建成通车。投资1600万元的水管网项目和投资620万元的35千伏供电项目,预计年内完工并投入使用。园区已完成征地3700多亩,平整土地2000多亩,部分供电设施建设已完成,供水、排污管道正在建设中。
    以人为本,攻坚克难抓动迁
    采访中,王华宁向记者坦言:“园区工作的推进千头万绪,背后的艰辛鲜为人知。特别是在征地拆迁上,只有做到以人为本,情理交融,才能顺利推进。”
    据悉,新光工业集中区征地拆迁工作涉及新光农场8队、23队、26队共100多户职工。一些职工担心被征地后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失去保障,于是提出远高于规定标准的青苗、房屋补偿要求,在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纷纷采取观望态度,致使征地拆迁工作一度陷入困境。
    “将心比心,职工们的顾虑不无道理,但我们非常清楚,有关补偿标准属于硬性规定,不可能随意更改。于是,我们选择了从其他角度竭尽全力争取和维护农场、职工的长远利益,千方百计消除大家的后顾之忧。”王华宁说。
    首先,从园区的规划修编开始,该场坚持按照自治区政府2006年“29号文”精神和自治区农垦局与灵山县政府合作框架协议的有关条款,极力争取和维护农场、职工的根本利益,预留出可供农场自身发展的工业用地2000多亩,并对规划方案的产业布局进行优化调整,为推动农场城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其次,该场把园区拆迁安置工作与农场危房改造、小城镇建没结合起来,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挖土75万立方米,把场部办公大楼东面的2座大山挖平,作为拆迁职工安置和职工危房改造项目建设用地,建设天河城区职工小区。此外,还建设了鲤鱼坪新区、东海城区、西湖新区。这些小区的房屋面积分为70平方米-140平方米不等,除供给农场危改对象外,均按照1:1的面积比例优先补偿给被拆迁职工,多出部分按照1120元/平方米的价格进行收取。选择不要房子的被拆迁职工,则按照同样的单价获得被拆迁房屋的补偿金。
    再次,在和企业洽谈入园条件时,该场均明确提出企业建成投产后要优先安排农场被征地职工就业,并作为一项条款写进合作协议中。今年骄丰化工招工90人,就优先招用了该场的职工,让不少职工实现了在家门口上班的愿望。此外,该场还主动与地方政府部门进行协调,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把被征地职工列入低保范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
    在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职工切身利益的同时,征地拆迁工作也在分秒必争地进行着。针对那些观念转变比较缓慢的职工,由垦地双方组成的征地拆迁工作组采取进家入户、反复动员的方式开展工作;针对那些房屋在农场,人在玉林、东兴、广州等地居住的拆迁对象,工作组就不辞劳苦登门拜访进行思想动员;针对那些“正面劝导”无效的职工,则采取“迂回战术”,通过其亲朋好友打出“温情牌”,请他们帮忙去做思想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我对工作组成员反复强调,严禁给任何职工扣上‘钉子户’的帽子!‘革命不分先后’,在新光,没有‘钉子户’的问题,只有我们开不开动脑筋、工作到不到位的问题!”正如王华宁所言,这一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不仅推动了工作,也感化了很多职工,对完成征地拆迁任务很有帮助。
    产城联动,“两翼”齐飞促发展
    去年,广西农垦园区工作会议提出要打造农垦园区经济升级版,强调要强化“一轴两翼”意识(“一轴”就是农垦发展,“两翼”就是农场发展和园区发展)。一手抓农业、一手抓工业集中区建设的农场,成为这个“两翼”的中坚力量。
    “园区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工业化的推进。我们的总基调是,以工业化为核心,助推农场特色城镇化,打造特色现代农业,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王华宁说,“加快园区的发展,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加快农场的发展。以园区产业化和农场城镇化为依托,努力实现产城联动发展,这既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目前,该场正努力在园区招商引资工作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全力做强园区经济。该场全场5000多人,归难侨就占到42%,充分利用丰富的华侨资源,正成为该场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助推城镇化建设的又一新途径。去年,该场以农场归难侨职工子弟举办师生聚会活动为契机,详细介绍了农场的发展机遇和未来规划,引起大家的关注。在一名职工子弟的牵线搭桥下,某香港老板决定在该场投资建设“城市生态生活片区”。目前,双方已经签订合作协议,项目前期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另外,一名旅居英国的归难侨职工子弟则表示,愿意资助农场修建一个文体娱乐中心。目前,双方正就有关事项进行密切沟通。
    同时,在推动几个职工小区建设的基础上,该场还大力实施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并多管齐下、创新招商,着力提升农场城镇化发展水平。按照规划设计,该场城镇化板块将建设成为集商住、交通、医疗、教育、金融和文体娱乐等配套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宜居宜业小城镇,与园区发展水乳交融。
    如今,新光农场和管区其他有园区建设任务的兄弟农场一样,正紧密结合自身实际,以特色农业为基础,以产城联动为纽带,统筹推进农场和园区一体化发展,努力实现“两翼”齐飞的美好蓝图,为农垦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正是在这深化改革、锐意进取的过程中,这个“沉默”了60多年的贫困小农场,悄然迎来了跨越发展的新曙光。

新光农场鲤鱼坪住宅小区

地址:广西南宁市民族大道32号     广西农垦局 利记sbobet官网的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