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经营主体盘活土地经营权-利记sbobet官网

 
利记sbobet官网-利记sbobet体育投注 桂垦概况 桂垦要闻 改革创新 人事信息 园区建设 桂垦科技 美丽农垦 公告公示 规划建设 下载专区
 
  当前位置:  利记sbobet官网-利记sbobet体育投注桂垦要闻桂垦要闻 背景:
新型经营主体盘活土地经营权
【日期:2013-04-18】    【阅读:】
 
新兴农场模拟股份制试验基地甘蔗机械化收割现场    孙绮霞 摄

    前言: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这一概念,要求“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而在广西农垦,“家庭农场”这一土地经营管理模式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出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如今,广西农垦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盘活土地经营权方面,又有所创新和突破。

    广西农垦因地制宜实行农业土地经营权改革,探索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土地良性流转,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增强生产效益,推进了现代农业发展。
    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广西农垦从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到联产计酬责任制、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实行经营权转让、产权转让。这一系列农业经营体制的改革,打破了农业生产中个人吃企业“大锅饭”、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现象。这两年,农垦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实施土地承包经营改革,进一步消除了制约农业发展的机制体制障碍,激发了农业发展活力。
    模拟股份制 创新承包经营
    2011年,从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水平目标出发,广西农垦在金光、新兴、西江和北部湾总场开展模拟股份制土地承包经营改革工作,在农场的牵头和带动下,农业职工以其承包的土地和现金出资,实行集体承包,承包体内部实行模拟股份制经营管理。
    新型经营主体提高了农业经营水平。2011/2012年榨季,金光农场模拟股份制改革试点项目完成进厂原料蔗约11439吨,平均单产5.16吨;实现经营总收入约585万元, 当年盈利总额77万元,平均每亩盈利350元;每股获得分红约332.5元,投资回报率达到25.6%。该场还引进有资金、有技术、有经验的农业公司进来入股承包土地,建立甘蔗高糖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外来公司承包土地种植甘蔗2300亩,上缴土地承包费比职工高出将近50%。2012年,该场继续探索和发展农业模拟股份制经营体制,在该场友谊分场甘蔗地继续实行模拟股份制经营试点;在双甲、青年分场开展没有农场参与的职工合伙种蔗试点,承包面积600亩。
    金光农场甘蔗产业已经形成了新的发展格局,2012年全场甘蔗地总面积5.18万亩。外来公司、经营能人承包,单个公司(个人)承包面积多数在400亩以上。模拟股份制公司按职工标准交纳土地承包费,2012年盈利139万元,每股分红600元,农场除获得正常土地承包费外,还通过入股参与分红收益55万元。
    广西农垦激励各农场通过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集约经营水平。从2011年起,新兴农场从有利于农场农业产业化发展长效机制出发,实行“承包经营、合资种田、统一管理、全员参股、按股受益、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模式,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改革,把分片包干的土地重新进行整合,改变了职工承包地的零星布局,以股份制形式实现土地整体流转,集体经营,统筹发展。截至2012年,通过改革取得了相应成效,包括促进了土地连片集中,消除了田基边界,有利于机械化管理;有利于引进新品种、调整品种结构和建立新品种示范推广体系;加强了土地  集约化经营、农业标准化生产。
    打破了土地分散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为机械化生产开拓更大的空间。目前,新兴农场先期对500亩蔗地进行股份制经营项目进展顺利。同时,该场进一步争取利用土地整理项目国家配套的优惠政策和资金,发展大户,连片开发,并以此为引导,逐年加大推行力度,为甘蔗生产机械化扫平障碍,实现一年上一个新台阶。目前,新兴农场与金光农场、西江农场、北部湾总场等一道,成为农垦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试点和现代设施农业、高效农业的示范样板,基本实现“犁耙整地、开行种植、破垄施肥、中耕培土、喷药杀虫、甘蔗收获”全程机械化作业。
    实行“双园制” 果园经营焕新机
    甘蔗农场在锐意改革,水果农场也不甘示弱。
    近年来,受霜冻、病虫、市场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源头农场一些职工对柑桔生产的信心开始动摇,部分果园失管,果树严重衰退,果园管理滞后的面积扩大,柑桔产量逐年下滑。如何***这一发展瓶颈,成为该场领导班子的燃眉之急。2012年3月,该场结合自身实际,在前一次果园经营权改革即将到期的情况下,成功推进了“身份园”和“经营园”的“双园制”改革,标志着该场柑桔产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创新和突破,成为新一轮稳定和发展柑桔产业的新机制。
    所谓“身份园”,是源头农场对在岗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合同制员工的基本生活和社会保障分配的果园,农场对“身份园”实行“零收费”,但职工自身受益的社保费用由其靠经营“身份园”收入来解决。“经营园”则是职工除获得“身份园”外,以交承包费取得经营权的果园,根据职工的经营能力自愿承包经营。农场鼓励有资金、有技术的职工承租经营更多柑桔果园。
    源头农场“双园制”改革,加快了土地和果园经营权的有序流转,进一步完善了土地经营机制,理顺了土地承租关系,明确了农场与职工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更大程度地激发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也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得到了职工的积极拥护和支持。目前正是果树春耕培土、施肥护花的季节,源头农场1万多亩果园比往年更为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通过“双园制”改革,2012年该场收费工作进展顺利,清收承包费等各种款项613万元,年末欠款余额从历年的150多万元降到60多万元,极大缓解了农场的资金压力。随着改革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和退休职工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身份园”将逐渐转化成“经营园”,收费土地面积和承包费收入总额将逐渐增加,预计2015年将实现土地承包净收入187万元,并将继续增长。
    被誉为农业“国家队”、“排头兵”的农垦人,站在农业改革发展的最前沿,秉承“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着力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与创新,脚踏实地地迈步在现代农业发展的大道上,为全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覃超恒)

来源:广西农垦报

地址:广西南宁市民族大道32号     广西农垦局 利记sbobet官网的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