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中国远海开发最后的处女地。
这里,拥有开发大西南必备的出海港口群,是西南出海大通道;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等经济发展的必备原料;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各国与东盟各国经济交往的最近路线,是促进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的重要桥梁和基地……
创新思路,改变策略,破解园区建设老难题
“看,这就是名声在外的‘北海第一道’,整条路的路灯照明采用风力和太阳能联合供电,已经成为北海园区道路的一大亮点”,北部湾产业园区总经理徐三红语带自豪的笑道。放眼望去,新颖造型的根根灯柱,迎着骄阳和信风笔挺的伫立在海湾新城科技产业园道路两旁,这条二百米大道骄傲地在北部湾大地上延展。
北部湾海湾沿线上,广西农垦在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拥有的土地面积达52.07万亩,而且靠近城市、港口和码头,其中北海辖区农垦五场一厂的土地总面积为25.7万亩,具备园区开发条件的建设用地也为数不少。出于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和广西农垦招商引资、合理布局产业的需要,广西农垦从战略高度作出决策,成立广西农垦北部湾产业园区,统筹开发建设集港口、码头仓储、物流、工业、卫星城镇于一体的广西农垦北部湾产业园区。并率先与北海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书》——抓住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有利机遇,整合广西农垦北海市5个农场的国有土地,以国有土地资源优势为平台,结合北海市经济建设进程,构建双赢的经济发展框架。
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和强劲的地方政府政策支撑,让广西农垦北部湾产业园区在成立之初就吸引来了众多意向性合作企业投资的目光,考察、调研、洽谈合作的团队纷至沓来。并先后与新加坡胜科集团、联华国际集团、中国矿业投资集团等一批不乏在国际国内拥有广泛知名度的大型企业集团纷纷签订项目合作协议。
或许正应了那句“计划赶不上变化快”的俗语,本应成为园区吸引企业入驻利器的土地优势,随着招商引资工作的不断推进,尤其是国家土地政策的不断变化,围绕项目地块土地变性、土地出让金交纳协商、开发地块调整置换等一系列土地问题,渐渐演变成为桎梏园区发展的难题,并直接影响了多个大型项目的顺利推进。
铁山港启动区是北部湾产业园区最早纳入北海市铁山港区开发建设总体规划的园区开发地块,是园区利用前期出让的建设用地开展招商引资最有效的资本。已经落户园区的华润混凝土生产项目、年产360万立方米工业气体项目、年产6.5万吨铝型材精加工项目、诚钢年产100万吨矿渣微粉项目等一大批项目,因为土地出转让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无法办理项目报批报建,既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也影响了农垦园区在北海市的形象。
为了破解难题,园区上下多方采取措施,积极转换思路。从单纯的跑部门、找关系转变为采取加强垦地信息互通、变换项目开发途径、利用政策灵活办理手续等有效手段,通过近5个年头协调努力,今年终于取得突破:
一花引来万花香。随着铁山港启动区土地问题的破解,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重点项目建设随之取得突破性进展。福满国际生态城项目、金岸国际建材商贸城项目、海湾新城科技产业园项目得以全面推进。一大批落户园区的未建、缓建项目也全面开工启动,部分建成投产,产生盈利。
到2011年末,北部湾产业园资产总额达9900多万元,负债合计8900多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1000多万元,基本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入园企业创税达600多万元。园区2009年获广西农垦“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2011年均获广西农垦“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工作”二等奖。
着重服务,创新招商,筑牢园区承载大平台
将企业“招得进,用得上,留得住,搞得活”,是园区招商引资最理想的发展思路。
如何才能让园区搭建起的发展平台成为招商引资最强劲后盾?这无疑是摆在北部湾产业园区面前的一道深度命题。
——转变服务观念,创新服务理念。
看看这组数据:今年上半年,北部湾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为97530万元;完成招商引资97350万元;实现社会总收入82622万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6620万元。
这组数据的基数或许不是太大,但对于一个只有6名全职工作人员的园区管委会来说,工作的含金量就一点都不含糊。随着园区开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招商引资局面的不断拓展,入住园区的企业不断增加。截止目前,北部湾园区启动合作开发的子园区(城)3个,入驻企业近10家。只有寥寥数人的园区管委会显然无法做到一对一的跟踪服务。面对这一局面,园区管委会定下一个基调——实行由“有限服务”向“无限服务”的转变,确定了“三零服务”即零投诉服务、零障碍服务、零推诿服务。这个基调的定立,意味着原本就“粥多僧少”的管委会工作人员必然一人当作多人使。对点服务“一对一”演变为“专人专线制”。项目多,地域广,任务重。于是,管委会小厨房诞生了。办公室主任任主厨,工作人员当采购,自己开小灶,自己管自己饱;办公室作休息室成为常态。宿舍太远,一张沙发,一口水杯,跑完工作,办公室就地躺躺歇歇气,养养精神又继续工作;与地方部门工作人员结成好友,跑的次数密,见的机会多,久而久之,成为了交情深厚的朋友,多个朋友多条路,办事也就方便多了。
——转变招商策略,创新招商模式。
随着“招大引强、招名引优”战略的深入推进,北部湾产业园区在继续坚持产业配套招商的基础上,不断转变招商策略,一改过去四处撒网的招商方式,改为定向、定点、定位招商,以小引大,以有引优,依靠过硬的服务管理,吸引企业和项目的入园;同时,不断创新招商模式,不再局限于对某个项目的单体引进,而是利用各子园区功能互补的综合优势,挖掘入区企业的产业聚集能力,以区域功能复合的综合优势促进产业融合,以功能复合的招商平台承载战略性、综合型龙头项目入驻,实现招商理念、模式和招商效率的全面跃升。
海湾新城科技产业园,是农垦集团与中矿集团的合作园区。项目的建设不仅能为农垦方带来税收分享,还可以通过股权分享获得收益,同时也为农垦方提供大量工作岗位和物业管理岗位,便于安置失地职工,为园区发展带来长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产业园首期项目用地253亩,地块内安排中矿集团科技研发基地项目、玻璃钢制品和游艇项目、高档西式食品生产项目和道路建设项目。其中,总占地面积509亩,一期工程占地面积为158亩的北海节能生态园(“中矿集团研发生产基地”)已于
福满国际生态城,是园区根据北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利用北海片农垦土地毗邻城区的优势,以盘活存量土地为切入点,以土地与开发商合作,着力推进的地产合作项目。项目的建成能够为农垦方留下综合办公大楼等相应的物业回报,取得物业经营的长期效益,增强园区造血功能,促进园区的良性发展。
把握全局,抓住重点,进一步开拓工作新局面
今年年初,农垦工委、农垦集团公司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发展的决定》,并印发了《关于加快园区发展的决定和园区管理办法(试行)》。这一《决定》和《办法》,是当前园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为农垦产业园区开发建设打造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依据《决定》和《办法》,北部湾产业园区制定并印发了《2012年北部湾产业园区重点项目推进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一是对园区的各项经济指标,提出明确的量化要求,将目标责任明确分解到具体部门和个人,做到项目有人管、工作有人做、事情有人办;二是进一步强化园区经济责任考核工作。实行缴交风险抵押金制度,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激励约束机制;三是积极配合土地部门,做好土地收储工作。以铁山港区土地调整的先例,提前做好园区的项目规划,利用规划的项目提前启动土地手续,多渠道争取项目用地指标,完成土地变性,使更多的土地进入待供状态,确保项目入园短期内即可开工建设;四是结合园区实际,将目前入驻和准备入驻的企业和项目分轻重缓急地做好项目的跟踪、督促和服务工作,加快和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争取更多的项目建设用地指标,进一步开拓工作的新局面。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影响的日益扩大和经济发展的全面提速,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在新政策,新思路,新局面的利好促进下,广西农垦北部湾产业园区将势必成为名副其实的港湾“淘金者”。(唐立群)
来源:广西农垦报